塔是梵文stupa的音译,在藏文里被意译为供养福田或供依。一种解释为世界本身就是一尊如意俱生的自然大塔。《时轮金刚》云:”风、火、水、土四轮是塔座的台阶:须弥山是塔瓶;须弥山头是华盖;须弥山顶以上是塔刹法轮等。”《金刚庄严续》亦云:”欲界自在之大山,色界台阶基座具,无色瓶座宝瓶诸……”四方具有无上微妙四塔的说法,据《明点自在续》云:”无量离思所生果,东方大慈金刚积,南方大悲妙宝积,西方大喜宝莲积,北方大舍十字积,自在显现微妙宝。”另外还有四洲具有八尊八加被舍利塔的说法,据《生轮续》云:”东胜身洲具力舍藏和终善恒髻二塔:南瞻部洲有大悲化身和如意成就二塔;西牛货洲有离二无量和妙称法界二塔:北俱卢洲有功德宝积和三界成乐灯二塔。”加外又说:”忿怒神镇伏猛厉大魔时,于八境尸陀林中生就了将获地八地母成就之八塔。”《甘露微妙续》云:”守护尸林之大神,立有八大地母神。”金刚座有能乐塔:僧伽罗有普陀山:尼泊罗有恰绒喀肖塔:狮子国有格乌旦南塔;楼兰国有萨甘达塔;迦温弥罗有嘎南嘎塔:萨霍尔有乐童塔,以上为八尊生来成就之塔。
声闻、缘觉、大乘三者的塔在外形等方面多有不同,大乘塔本身又有龙树所说的覆钵形、楼台形和宝幢形等八种。佛与凡人的塔不同,密宗各续部的塔又不同,此类不同塔的确种类还很多,这里只能略说一二。
梵文stupa还可以意译为灵庙和方坟。椐说在很多劫以前,印度等地就存在灵庙和方坟。埃迪嘎哑的《庄严吉祥聚米塔史》云:”此塔由一名皈依世尊金寂佛的大德瑜伽师,降稻子雨于十天的路程,稻子雨厚犹三层土墙,所供新稻子由天、人、遍入天、七十五怙主等受纳造成巨塔以后,彼等成为内外道共同供养的妙田,而彼等释迦牟尼佛未诞生之前就存在于这世上。”
一、印度造塔史
释迦牟尼佛在蓝毗尼林显现众多瑞相而诞生等佛祖在这世上留有重要宏化圣迹的地方,都造有充满象征意义的塔。这些塔的建造过程在《说业边径》
中记载道:”为先示来化身行,合利置于八塔中。”各具足善缘的施主,存佛祖显示重要宏化伟业的圣地,——造有充满象征意义的殊胜纪念塔,并把这些纪念塔称之为”供养福田”或”供依”,此后具有”供依”含义的”塔”的称号在古印度传扬开来。
八塔的产生历史:
一、在印北部释迦牟尼佛诞生的迦毗罗城蓝毗尼林,由净饭王做施主修
造了积莲塔或生瑞塔,史称这是第一尊佛教造像:
二、在佛祖成就正觉佛果的圣地——金刚座,由频婆娑罗王做施主修造了菩提塔:
三、在佛祖给侨陈如等宣说四谛,初转法轮的婆罗捺斯国,由五比丘做施主修造成了吉祥多门塔:
四、在佛祖显示神通破败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末迦梨拘赊梨子、删阁夜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的舍卫城,由离遮毗族人做施主修造了大神变塔;
五、佛祖入住三十二天行夏安居,上午在天界解制以后,下午降ll缶于瞻部洲世界,此时具德人众修造了神降塔:
六、在王舍城由提婆达多分离僧团以后,由二胜(舍利弗,目犍连)让僧团和合团结,此时由祗陀等金刚座人众修造了分合塔(别名真慈塔或光明塔):
七、佛祖在广严城加被勾寿三个月,此时由广严城人众修造了尊胜塔:
八,佛祖在拘尸那城入灭以后,当地的人们修造了涅槃塔。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佛祖的舍利和再生舍利被请往世界各地,造了无数尊各式各样供奉舍利的宝塔。
二.西藏造塔史
这里简要述说一下雪域西藏的造塔历史。在西藏,佛教还没有传入之前就有造塔的风俗。产生于西藏本土的本波教传扬开来以后,各地造有为数众多的供奉神灵和地祗的土塔,这些土塔与石塔被称为”依舍”。至今西藏各地依然能够看见用土石堆积造就的众多”依舍”式供塔。普贤菩萨的化身拉托汝聂执政的时候,佛教宝塔首次请到了西藏。赞普松赞干布大力弘扬佛法之际,在拉萨的红山上修造了白塔。修建108座镇肢镇节佛庙之初,在未修昌珠大慈无变佛庙之前,为镇伏五头恶龙而修造了五顶宝塔,卧塘湖心龙宫的西南方檀木横梁上修造了白塔。在大昭寺内的十二宏化图和秽迹金刚的背后,有赞普亲手修造的八塔。此等那时在西藏各地修造的佛塔多不胜数。
赞普赤松德赞在位时,迎请莲花生于桑耶寺修造了五尊苏喀无上胜妙石塔;桑耶无变天成庙的四方南郎·加查拉那和青·多杰白穷等主持修造了声闻式造形的白色大菩提塔、菩萨式造形的红色具足法轮和宝莲装饰的塔、正觉佛式造形的黑色具足如来舍利装饰的塔、神降如来式造形的蓝色具足十六门装饰的塔和放光塔;外围城墙上修造了每塔供有一颗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的108尊塔。赞普赤祖德赞·热巴坚在位时,修造了赞普心宝乌雄多无比吉祥德盛庙之初的献新耶巴塔,庙楼九层的汉式屋顶能够遇风就转动起来,其四方边角用铁链拴在四周的四大塔上,由拉龙·巴吉多吉在耶巴天山藏堪兴之后,修造了耶巴大塔。大译师嘎、久、雄三尊者圆寂以后,其灵塔修造在卫波山上,此等造塔不计其数。据说以上佛教前弘期在西藏一共造有1008座寺庙,在每座寺庙里不可缺少的便是如来的身衣、语依和意依,由此可以看出造塔之为数何其的多。
朗达玛灭佛使卫藏地区的三依造像工艺濒临绝迹,这个时候喇钦贡巴绕萨在藏东旦迪山上的佛庙中修造了为数众多的佛塔,塔的彩绘颜料也取自当地,这些塔是喇钦亲自动手造成的,这在《青史》中有详细的记载。根据以上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断定藏东多康地区的三依造像工艺还未绝迹,此后,喇钦门下卫藏十名高徒的艰辛努力,以及赞普后裔阿嫩曼父子的大力支持下,寺庙建造和三依造像工艺又一次在西藏复兴起来。十一世纪初,拉喇嘛向秋俄请来阿底峡大师,大师从印度请来了为数众多的积莲塔和尊胜塔。这些大则一层楼高,小则几寸高的塔是佛祖入灭后印度阿育王以东印度青铜工艺和西印度青铜工艺造成的。以上青铜工艺品的塔被请到西藏以后,西藏人称其为”嘎当塔”。在此期间由大译师仁钦桑波在拖林寺建造了内、外、中三围的四无塔等具有印度佛风格的众多佛塔。
在这以后,聂塘度母殿里内供阿底峡大师法衣等的土塔,萨迦教主汪赞在位时大殿北殿内所造非萨迦氏族喇嘛的六尊造型精美的土造灵塔,十一世纪末由巴汝大译师在萨迦寺内所造内供款·衮却杰波法体的十万佛像尊胜塔,此后由萨班·贡嘎坚赞在大昭寺造就的内供八思巴法王泥造小佛像的塔,此外自元朝以来得到历代皇帝对藏式佛塔艺术的赞许,在北京、杭州、西安等地也出现了在中国美术中称之为”喇嘛塔”的藏式佛塔,这样西藏的造塔工艺再次进入到了登峰造极的时代。
14世纪,布敦遍知大师依据佛经中关于塔的度量论说,再一次确立了塔的标准度量尺寸,并经过大师的指导,在夏鲁山沟里修造了号称”十万佛像得见大解脱”的大塔和塔群,这个塔群主塔周边围绕着大神变塔。号称”曼龙古汝”的大师亲临埃迪嘎哑圣地以后,撰写了庄严吉祥聚米塔的工艺造型规模的文章,这个工艺造型由布敦大师绘制成唐卡画像而出现了”布敦式的庄严吉祥聚米塔”。接下来达仓大译师、成喀哇活佛、敏林大译师等众多大德学士著有多部关于塔的度量尺寸的释说专著,而这些专著与布敦塔的度量尺寸论说多无差别。近代,第司·桑杰嘉措依据经续法典的释说,对布敦的尺寸论说进行少量修正和完善以后,于藏历第十二胜生周铁马年即公元1697年开始,首先修造了内供五世达赖法身包金大灵塔——盖世无双金塔。
这尊金塔用黄金达119282两(3720公斤),镶嵌的宝石用当时的藏银来计算支银达80104两,以上黄金和宝石具有1041828两银子的价值,其工艺具有十三大突出特色,其内藏、供品和附属物件等的价值任何人都无法准确估算。待尊灵塔造成之后,写下了《盖世无双供塔与塔殿的目录——趋入解脱彼岸之舟加被泉源》。《目录》详细记载了盖世无双塔的所有情况,称这尊塔为”盖世无双’’没有丝毫夸张的成份。造盖世无双塔中所使用的度量尺寸就是今天在全西藏赫赫有名,使用广泛的”第司式度量尺寸。”
仅次于盖世无双塔工艺风格的灵塔还有很多尊。在塔尔寺内,宗喀巴大师诞生后大师脐血滴落的土地上,生长出一棵枝繁叶茂的檀香树,这棵檀香树的树叶恰好有十万片,每一片树叶上自然显现出一尊线条清晰,轮廓完美,法相圆满的狮子吼佛像,其每一尊佛像的极度完美任何一名画家都难以描绘,因此就成了举世一绝,这棵树不仅在树叶上现出了佛像,而且在树枝和树皮上也显现出无数尊其他佛像,咒字和法器等天成瑞相。人们亲眼目睹这一微妙奇观以后,用上等锦缎把檀香树包起来,以这棵奇树作为内藏妙宝修造了高大庄严的积莲宝塔,人们称其为”塔尔寺大金塔’’,塔尔寺也由此得名。类似这样的塔在西藏可以说数之不尽,仅大德唐东杰布一生,塔的一面长及八庹以上的大塔就造有110尊。大德唐东杰布不仅在西藏造了为数众多的塔,而且在异国他族之地也造有佛塔。据《唐东杰布传》记载:”大德前往印度镇伏外道国王嘎嘛达以后,在当地的一个大十字路口修造了一座外形菩提的佛庙,庙愉十万尊金银造三世佛像的周围,画有十万佛和无数菩萨的壁画,司门房内画有度母与十大忿恕神围绕宗喀巴的壁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