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从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得出:不管是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还是绿地少,环境质量差,根源是什么呢?
(学生)用地紧张。
(教师)不错,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源是用地的紧张,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呢?
(学生)扩大城市空间,增加用地规模。
(教师)但是,上海市区的建设用地已趋饱和,市区用地的潜力已基本没有,要想在市区扩展已无多大可能。而上海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国际性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因此建设城市新区成为上海市要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课堂小结]
最后,我们将今天所讨论的内容来总结一下。上海由于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它的经济、人口、城市建设发展很快,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经济、人口规模的扩大,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用地规模仍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求,用地矛盾成了上海继续发展的”瓶颈”,产生了道路狭窄、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等问题,因此,建设城市新区是上海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课堂活动)本节课后的活动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上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长江入海口,我国海岸线的中间
B.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今后将发展成国际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
D.用地紧张一直是城市发展的大问题
答案:A
2.下列有关上海市经济腹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市的经济腹地就是长江中、下游全部的省区
B.上海市的经济腹地可达到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C.上海市的经济腹地就是全国各地所有的地区,无一例外
D.上海市的经济腹地就是上海港所能辐射和影响的所有地区
答案:B
3.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 )
A.在原市区扩大城市规模和经济
B.向黄浦江西岸的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发展
C.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
D.建设城市新区
答案:D
4.上海市区范围扩展的方向是( )
A.依托黄浦江西岸,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延伸
B.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
C.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
D.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东、西三个方向延伸
答案:B
5.上海市建设浦东新区是为了解决( )
A.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B.分散大量的外来人口
C.解决上海市城市用地紧张等问题
D.扩大经济和人口规模的需要
答案:C
6.在未来的10年内,上海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 )
A.矿物燃料的比重仍会不断上升
B.天然气的比重会不断上升
C.煤炭比重会不断上升
D.水能、核能比重会占主要地位
答案:B
7.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措施是( )
A.进行合理规划
B.扩大绿地面积
C.控制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
D.加强城市用地管理
答案:A
8.下列关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合理措施有( )
A.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在市区应多建铁路和高速公路
B.为方便工人上下班,工厂多建在工人的居住区附近
C.为扩大城市绿地,应在城市中心多建大型森林公园
D.为避免市中心工厂和人口过多,应将部分的工厂、人口迁往郊区
答案:D
二、综合题
9.读“上海市总人口与市区人口的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90年,上海市区人口比1949年增加了_______倍,比1980年增加了_______倍。上海市区人口的增长速度比上海市总人口的增长速度_______(快、慢)。
(2)上海市区人口和总人口不断增大的过程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过程,其主要标志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3)建设城市新区是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73 1.3 慢 (2)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多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3)①上海的目标是要成为国际性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②上海的发展需要增加大规模用地面积
10.读“东京市区域规划图”回答:
(1)东京用地规模的扩大主要是由_______和_______的扩大导致的。
(2)东京用地紧张可能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3)东京卫星城的作用主要是分散_______、_______。
(4)老城区常有酸雨出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酸雨在冬季、夏季分别会向_______、_______移动。
答案:(1)经济规模 人口规模 (2)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绿地面积小 (3)人口 工业 (4)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东南 西北
●板书设计
第十二单元 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
§12.1 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屏幕显示)按教学过程逐条显示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