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洞内,听见上师的话以后,说道:‘休息倒用不着,但是这是上师的命令,不能不出去!’正要想打开窟门的时候,心里踌躇着,觉得出去很可惜。这样一犹豫,就更失去了打破窟门的勇气。师母就过来说;‘儿啊!你是不是在打门啊!’
“‘我没有勇气打门。’”
“师母就说:‘你出来是毫无过失的,这是秘密真言乘深远的大缘起。特别是上师的脾气燥,你不要失掉缘起。母亲来替你打破窟门,请你早点出来吧!’师母说完就把窟门毁掉了。於是我就随着上师师母回到庙里。
“到了庙中,上师就说:‘现在让我们父子来修‘现观’的仪轨吧!达媚玛请你准备会供!’在会供当中,上师说;‘儿啊!你对於口诀有了怎样的了解?有甚么觉证悟境没有?慢慢的对我说吧!’
“我就跪在上师的面前,合掌当胸,流着泪唱了一首七支供养的歌:於诸不净众生境, 示现种种幻化身;示现清净所调众, 圆满报身前敬礼。以各不同众生语,
妙音宣说圣法要;开显八万四千法, 敬礼声空无别语。不为有相所掩蔽, 法身虚空光明性;遍满宇宙一切法, 无转法身意前礼。清净法性宫殿中,
常寂无我幻化身;三世诸佛之佛母, 慈母达媚玛前礼。遵奉教论诸弟子, 如法修持之徒众;所有一切眷属前, 以大虔敬我敬礼。十方世界一切中,
所有供养及我身;悉以供献尊者前, 一切罪业我皆忏。一切善业我随喜, 无比法轮请常转;乃至轮回未空隙, 请求上师恒住世;一切功德所累积, 悉以向诸众生。
“供上七支之后,我又继续向上师启禀道:‘与金刚持无别的上师父母啊!您无比的慈悲和加持,令弟子感到您无比的恩德。现在让我把些微的悟解,呈现尊前,祈求您在法性寂如的心境中,悲悯垂听!
“‘我们这个缠绕含聚的身心,是由‘无明’等十二缘起而产生的;我们的这个人身,一方面固然是血肉所系,业果所牵,精神所执的一个混合物;可是这个人身啊!对於那些有福德,有宿善的人们,却是一个无价的宝船。这个宝船将用来筏渡生死的河流,驶抵解脱的彼岸!对於那些作恶造罪的人们,这个人身却是诱人恶趣的渊薮。同样的人身,作善作恶,向上向下,招来快乐或痛苦,却如此的人不同!我觉悟了—如何在分歧的道路处有所选择,如何运用这个人身,实在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一切痛苦根源的轮回大海,它是如此的难於渡过,今日幸有慈悲上师的接引,在浩然无际的生死大海中指示我一个方向。
“‘我亦了悟……最初趋入佛道,应该皈依上师三宝,次第如法学习。一切的学习之中,最要紧的是依止上师,因为上师是一切幸福的根源;上师的一切训敕都要遵从;如法守护三昧耶戒(三昧耶戒即为密宗戒),持戒是最要紧的基础!
“‘在万千不同的众生中,人的比例是如此的稀少;千千万万的人群中,能够听闻佛法,知道解脱的途径,能够走向菩提大道的人,更是稀有;如此,在所有无穷的众生当中,有机缘趋入佛法的人,比例起来,更是多么的稀少,多么的难得啊!
“‘我们虽幸运的得了这样的一个人身,却不能确保生命的安全,谁也不知道那一天会死,那一天会失掉这个宝贵的人身,所以应当宝贵这个人身,珍惜这个人身。
“‘宇宙的万物万象,皆受因果律的支配,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了解三世的因果律,才能了解苦乐的报应,和贤愚贵贱的源由。又因为宇宙的一切皆是变化无常的,所以有作为的一切善恶行为所得的果报,也不是永恒不变的。积善所得的福德,努力所得的富贵,情爱所引的眷属,与一切享受和快乐,也都是暂时的,会坏灭的,不可恃的,不可靠的,不究竟的。而人生的快乐比起他的痛苦来,却更如沧海之一粟!三恶道的苦痛,更不是不堪想像,轮回无尽的生死大海中,众生尝尽了苦痛和悲哀。我思维这无尽生死的疲劳和苦痛,令我自然地一心向法;求解脱的渴望,令我决心作佛。
“‘清净的身心为进入佛法的基础,所以第一步要先受别解脱戒,此后渐次的学习正法;守护学处,应如护自己的眼睛,勿使损坏堕败。然而寻求个人的解脱,只是小乘的有限道而已。如为了悲悯一切众生,令众生皆解脱苦海,须要发大慈悲心和大菩提心。思念一切如父如母的众生对我的恩德和情爱,我将何以报答?所以在菩提道上所作的善行,都应向给所有的一切众生。这样,为了一切如父如母众生的缘故,便誓求佛果,发大菩提心,修习一切菩萨行处。 30/72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